十三、爱情婚姻
(四)神仙爱情!北师大“当代文成公主”的故事……
1972年,来自北京的汉族姑娘张廷芳
沿着跟文成公主几乎一样的路线进藏
在这里安家,教书……
她说,这一切的起点
都是因为爱情
因为爱情,远赴西藏
1965年,藏族小伙次旺俊美和北京姑娘张廷芳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。两年后,两人相识。会吹笛子,能唱会跳,普通话说得好,特别阳光。53年过去了,提到丈夫时,张廷芳的眼睛里仍掩盖不了少女般的欣赏和钦慕
1971年,次旺俊美向张廷芳表白,得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,这位小伙子觉得自己的表白过于自私。他对张廷芳透露了毕业后的想法:“我很可能要回西藏,毕竟西藏还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。”
次旺俊美的善良和才华,让张廷芳决定和他携手一生。1971年12月31日,他们在一间教室举办了婚礼。
婚后,他们主动写申请,要求去西藏工作。两人也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:献身西藏教育事业。张廷芳的父母尽管不舍,还是尊重了他们的决定。
15天才进了藏,这一路比想象中难
当时去西藏,远比今天艰难。从北京到拉萨,硬座火车转汽车,走了15天。因为高原反应,张廷芳吃不下饭,甚至躺都没办法躺。
终于,汽车快到拉萨时,海拔下降到3000多米。司机让大家下车洗个脸。张廷芳在一条小溪边,丈夫次旺俊美为她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。苦尽甘来,年轻姑娘的眼里,满是期待。
“这个北京姑娘说话好听,
但我们也不明白”
到西藏后,她和丈夫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当老师。张廷芳在汉语教研组,次旺俊美在藏文教研组。
当时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藏族,只懂藏文,不懂汉语。一开始,学生说什么她不懂,去上课学生也听不懂她在讲什么。学生说:“这个北京姑娘说话好听,但我们什么也不明白。”
张廷芳和次旺俊美商量起了解决方法。次旺俊美把生词翻译成藏文,张廷芳上课时再让学生抄在黑板上。他们还编写了一套汉语拼音、汉文、藏文三对照的《汉语文》教材,学生的汉语水平终于慢慢提高了上去。
丈夫被调到陕西咸阳
而这次她没有跟着一起去
1983年,张廷芳和次旺俊美迎来了新的任务:参与筹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大学——西藏大学。当时条件落后,处处都是困难,次旺俊美整天废寝忘食地工作。1985年,西藏大学成立,当时40岁的次旺俊美担任了第一任校长,张廷芳担任语文系主持工作的系副主任。“这是建在西藏本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,他向世界宣告了这里可以办大学。”张廷芳的自豪溢于言表。
1992年,次旺俊美又被调到西藏民族学院担任院长,学校在陕西咸阳。这一次,张廷芳没有跟着他走。这一分开,就是6年。
张廷芳说:“我到西藏,不能给父母尽孝。但我不能两边都不管不顾,所以我决心留在拉萨,照顾次旺70岁的老母亲。而且我觉得,我留在拉萨,次旺就一定能回来。”
一次离别,留下一生遗憾
2006年,两人都到了退休的年纪。退休后,次旺俊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西藏贝叶经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。历经7年多,编纂贝叶经总目录、影印大全,参与制定相关保护法律法规……次旺俊美也被学术界称为“西藏贝叶经的掌门人”。
青藏铁路通车后,他们曾约定,等退休了,坐着火车重新走一次当年进藏的路线。他们还有好些愿望:一起看遍北京城,一起去一次海南……
只是,这些愿望最终变成了遗憾。
2013年10月,有关贝叶经的工作完成,次旺俊美和张廷芳终于有了属于两个人的时间。没想到的是,2014年初,次旺俊美被查出癌症晚期。这年12月5日,他便离开了人世。
在医院,次旺俊美最后和主管大夫说:“我这个人啊,事业也好,家庭也好,都非常圆满,我没有任何遗憾。你就放心地给我治,不要有压力。”
次旺俊美去世后,张廷芳一直下不了决心坐火车重走进藏路。今年9月,她与《国家宝藏》摄制组一起,从青海西宁出发,坐上火车去西藏拉萨,了却尘封已久的心愿。
列车在高原上飞驰,当年的伴侣却早已长眠于大地。张廷芳的泪再一次冲破设防。
如今,张廷芳的微信头像,是一把勿忘我和白玫瑰。这是次旺俊美去世100天时,她为他摆的花束。花朵不言不语,却道尽一切深情。
在《国家宝藏》的舞台上,张廷芳受邀成为法王洞文成公主像的守护者。“守护历史,守护血脉深情”,舞台上的她,目光犹如当年那样坚定。
六、教育教学
(五十五)北京大学
学部和院系:勤奋、严谨、求实、创新。
教育教学:思想自由、兼容并包。教育应指导社会,而非追逐社会。
科学研究: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合作交流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
七、人物风采
(七十三)xdcsgh
7、 1.职场不仅需要你的时间成本,还需要效率、注意力和创造力。你做的东西越简单,你的可替代性就越高。你做的东西越有难度,技术壁垒就越高,你的不可替代性就越强。
2.做个不心存侥幸的努力者。最不能相信的一类事,就是学霸没有复习好、竞争对手没有准备好。想要咸鱼翻身,就去做两件事:去做能让你成长的事,去学能让你增值的技能。
3.说八成的话,做12分的事。留下20%的余地,努力做到120%。
4.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。时常问问自己,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?问题一问,你其实就已经知道答案了。结果只有两个。一是你在持续进步,工作和生活质量正在稳步上升。这时该做的就是继续努力。二是你在原地踏步。这时该做的是及时调整,跳出短期舒适区。时刻提醒自己,要一直在路上,别原地踏步。
8、1.越是运气不好,越要沉住气默默振作。
2.不刻意去期盼未来,专心享受当下的每个真实刹那。
3.走你自己的路吧,下定决心,增强你新发现的力量。首先你要对自己负责,其次要对他人负责。
4.有人问佛陀,在静心中,你获得了什么?佛陀答道,不仅一无所得,我还失去了愤怒、焦躁、不安全感,以及对变老和死亡的恐惧。
5.努力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张底牌。没有不劳而获的收获,只有天道酬勤的坚持。
三、读过的小说
(一百四十)岩松看台湾
证严:心灯象征一颗明明白白的心,才能像灯火一样照破无明疑暗,智慧明达。真正的光明是在我们心里。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去点,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