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真正的努力归于平静,靠的是温和发力,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刺激。轻装上阵的人,回旋余地更大。不要用力过猛,以保持自己对困难的钝感和不顺利的接纳程度。
2.越用力的人,对正向刺激的需求就越高,就越不能忍受暂时的负反馈。太用力的人增加了执行的功耗,纠结,埋怨、后悔,心理的额外动作太多。此时,不去多想,只管去做,在意识和行动之间尽可能减少冲突带来的心理损耗。
1.时间作为逐渐衰亡、没有弹性的资产,需要聚合起来,集中起来使用,防止精力分散和无形耗费。
2.诊断时间管理的现状。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,衡量时间花费的品质。
3.把大量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,形成整块的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4.觉察并穿越自己原始的情绪模式。遇事时,有意识地作出与以往不太一样的选择。
《刻意练习》: 专注练习20%的核心技能:
1.明确你需要苦练的20%核心技能,因为它能为你带来80%的产出。
2.预先规划,认真设计,节约时间。
3.分清主次,练习最重要的技能。练习时,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高于其它联系技能的总和。
4.设置微小变量,反复练习高产出、高回报的专项技能,而不是盲目增加新的练习项目。
1.若要专注于要务,就得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。此时,需要有说不的勇气。在紧急与重要之间,应该知道取舍。
2.第2象限工作法的思维方式是预防型的,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和急迫事项相对很少。他们能够平衡产出与产能的关系,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务上。完成这些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。
3.只要你能确定自己的第2象限事务,立即着手进行,效能便会大为增进,以20%的活动取得80%的成果。
1.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,都极为专注?因为要提高密度。密度足够高,才能实现突破。
2.成功的关键是什么?一个基本的共识是:集中力量办大事。在很多事情上,应该投入资源,集聚能量,提高密度。密度足够高,事情才能打穿、打透。
3.提高密度的前提,是极其专注,五指成拳,力出一孔。因为带宽有限,思考有限,所以必须放弃大部分不那么不重要的事,专注在少部分最重要的事情上。
平心态,大统筹。
远规划,强执行。
若有恒,何须三更起半夜眠;
最无益,莫过一日曝十日寒。
1.每天花几分钟,用纸和笔写下一天或者一星期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务。
2.建立一个体系,确保你能够容易地找出你需要做的事情。仔细考虑计划的目标和最后期限。
3.优秀的时间管理者,较容易觉察对于正在进行的工作量的波动及变革最后期限的需要,并及时重组工作,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4.糟糕的时间管理者,很少或不花时间在系统地组织他们的工作任务上。倾向于处理临近的但是缺乏规划和远见的任务。他们通常会亲自着手接踵而至的工作或者看起来最紧急的工作,而不善于组织其他人完成。
5.如果你实现第一个小目标很容易,下一个却很难,很可能是因为你设计的闭环有漏洞,目标之间冲突,无法进行自我循环。这意味着你企图在两个雪道滚一个雪球,你的精力必然浪费在两个雪道之间。
6.我相信1万小时定律,我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。我要做一个自由而又自律的人,靠着势必实现的决心,认真地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