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友微笑的梨:地狱从来都不是立即让你掉下去,而是一点点的吞没你。
-----熵增的自发性、隐蔽性与必然性。万事万物都在通往灭亡终点的传送带上,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得到。意识到的人会自发地往熵减的反方向跑,尽量延迟终点到来的时间,但归尘结局是注定的。我们要么以痛苦为矛,要么以痛苦为盾。我们无法绝对意义上解脱生老病死的熵增规律。
1.如果不能创造“闭环”,你的第一个小目标和接下来的小目标之间就会缺乏联系,无法进行自我循环。
2.如果没有“增强回路”,你将永远处于第一个小目标的状态。原因在于“阻力”过大,“吸引力”不够。应对方法:如果你的选择符合你的兴趣爱好,这会增强目标的吸引力。如果符合你的性格特点,这会减少阻力。两个居其一,都能让你进入增强回路的状态。
3.如果无法“滚雪球”,你可能又进入“控制回路”的状态。如果你的闭环没有问题,又能产生“增强回路”,却无法实现“滚雪球”,很可能是因为你不能专注于“一个跑道”。
1.蜗牛角上争何事。人的视角不同,看到的得失就会有巨大的差异。
2.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比赛的基本原则就是:你想要最先完成比赛,首先你必须完成比赛。穿越塞内加尔的茫茫撒哈拉沙漠,走到最后的都是胜利者。
3.大总结、大规划、大分析研判,是为战略下的血本。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,你会以强大的内在有序性,提高抓住重大机遇的概率和抵御住重大风险的概率。
4.《资本论》: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,即对现存事物必将灭亡的理解。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,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和革命的。
1.最好的笔记,不仅帮你记住和分析信息,而且会起到一种“跳板”的作用:你可以借助它来产生创造性思维。所谓“荒诞”的想法,通常包含了一些最大的突破口和新范式的东西。
2.灵感常常产生于安详、闲适和孤独的情境中。只有在静心灵感的状态下,你的大脑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,从而作出整合。结果就会产出最有意义的准确的决定。
3.要完成决策的思维导图,你可以让大脑放松下来。大脑往往在休息或孤独时达到和谐的状态,并把接收到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和整合。
1.思维都会让大脑把整个复杂和相互纠缠的信息立即加以融汇,把一些问题都清楚地摆出来。它还能给大脑带来一个事先构造好的框架,以产生联想,确保所有的相关因素都被考虑进去。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本身经常导致触发一个决定。
2.复盘过去,面向未来:只有过去才能找到组成现在的各个部分;自身正是源于过去,构成了过去的延续。
3.心理预演:高效率人士会预演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,而这正是压力下处理多重任务的秘诀:懂得选择哪些事情专注,哪些忽视。
4.迈小步,不停步。珍惜现在就是成就未来。
5.图像记忆是优质记忆,能够轻易地记住和保持。
1.要学会识别与自己匹配度高的“风口”,找准自己的入场时机。
2.要实现一个长远的、艰难的目标,你一定会遇到不止一次的“目标偏移”。错误的决策反而带来了当下看来比较好的结果。这正是大部分人没有长远的清晰目标的原因。用短期结果倒推战略决策的合理性,这正是大部分人的直觉思考。
3.所有的决策都要留点余地,对“自信”保持高度的警惕。处置方案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边际,以便在“万一”判断失误的情况下,有挽回的空间----哪怕是你认为“万无一失”的事情(一失万无)。
4.专业能力的体系化:舍得投入业余时间和精力去系统性培育。
5.人最大的思想误区,就是以为战略短板可以用战术勤奋来弥补。正确的决策都是战略性的,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断累积。即使犯一些战术性的错误,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影响减弱。
6.不重要不紧急的事项是时间管理象限的D象限,也就是干扰项。人要尽量推迟插入干扰项的时间。因为它们持续时间长,消耗大量精力,导致其余任务很难完成。同时,这类事项会在刚开始的时候产生大量快感,后期也变得枯燥。人们沉迷其中,主要是因为惯性。因此,最具性价比的休闲方式就是推迟娱乐开始的时间,控制娱乐结束的时间。
1.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,先看一眼整个森林,最好能将这个森林的地图印在大脑。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,也不会迷路。
2.只有内心越来越坚强,生活才会越来越轻松。
3.心理防御机制:太痛苦时,这些机制是必要的。但直面痛苦的人,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,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。
4.你必须把你的梦想视觉化。
1.逻辑层次的知识能让人们把握人生的方向。在个人或组织发展其愿景、目标、使命方向、创意、选择和动力的时候,高的逻辑层次就是方向盘。
2.通过锁定精准的层次,知道在哪个层次能做出最有效的改变,并留意是否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改变,这对创造真正持久的改变至关重要。
3.逻辑层次的目标,一直是区分和研究必要的关键问题,以确定谁、为什么、如何、做什么、以及何时何地拥有资源去做。
4.使用逻辑层次的框架,人们会意识到,必须要改变上一个层次,下面层次的整体性改变才能够发生。这种对自身思维过程和体验中固有的层次的深层次觉察,会把更高的逻辑层次带入人们的觉察范围,揭示生命中隐藏在日常琐碎的重要方面。
每一件与我们人生有关系的事,我们都会赋予其一些意义。人生里事情这么多,我们不断地处理它们,往往因为忙碌而变得被动和迷惘,不知道什么应该做,什么才是重要的;也分不清哪些事情是短暂不足道的,哪些是对人生有深远影响的。
其实,事情的意义是可以被分类而因此理出其中的相互比较标准的。如果我们能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上,累积出来的效果,自然把人生推至更理想的高线上。
由环境到能力的低三层我们每天都有意识地接触到 ,所以是由意识所主导的,由信念、价值到精神的高三层,我们日常很少刻意地去思想,所以往往忽略了,其实,我们在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这三层所主宰。它们由潜意识所控制着,往往不容易说得明白,却是人生成败苦乐之决定因素。可以说,环境至能力的低层,只不过是高三层的放映或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显示而已。
个人的最高(或者最深的)境界是身份,所以,一般情况下往往只用到理解层次中较低的5层。层次越低的问题,越容易解决。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是环境及行为层次的问题,当问题是在信念或身份的层次时,解决便较为困难了。一般来说,一个低层次的问题,在更高的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。反过来说,一个高层次的何题,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,难以有效果。
一个人做任何事,如果能将6个层次都一致连贯,他便会身心一致,全力以赴地去做,既开心,又有效果。反之,事情不成功,有压力或情绪,定是6层之中有不协调的情况出现。
理解层次让我们简单地认识到问题或困扰背后的原因,因而会更快地以“治本”态度去处理它。研究NLP的人,如果只在行为或能力方面操心费神,成就不会很高。所有NLP大师都必守在信念/价值和身份,甚至精神的层次上,有过人的掌握和心得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NLP的真义不在其技巧方面,而在改变人的心态方面。技巧只是改变行为或者增添选择,而心态则是信念、价值或者身份,甚至精神的层次。
“三赢”概念便是精神层次最简单的实现。“我好、你好、世界好”七个字,便肯定了我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这方面的正面效果。
身份和信念、价值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此深远,我将在下面两章里与大家作更深入的讨论。在这里,让我们集中于整个“理解层次”概念的掌握和运用。